P.S. 此論述不適用於「每一個人」身上。(這世界上有什麼論述適用於每一個人身上?)
不要再來跟我吵:「我不是你講的那樣。」了。很無聊。
寫給老師的信,及老師的回信。
我的信內容稍嫌雜亂,一時感觸特別深所以回房間打了一長串。
沒有好好整理,還是鼓起勇氣寄出給老師了。
老師在一個多小時後就回信。
感動的熱淚盈眶,遇見好老師是一生受用的福氣。
-----
關於老師今天上課所講的「大學生一天念書不到一小時」我有一些感想,也有一些疑問。
我之前也一眼瞥見過那個報導標題,老實說我不驚訝,老師說,有博士生畢業了仍然不知道自己將來有生活目標,我也同樣不驚訝。
之所以書念的那麼少,是因為,大學生根本就不喜歡念書。大學生既沒有念書的動力,也沒有求知的欲望。
以前念書,是為了考試,為了考上好大學,為了師長父母及這個社會所給的一個允諾:「你用功念書,考上好大學,以後畢業了,自然可以找一個好工作。」上了大學以後,情況改觀了。不再每天考試,不再每天有人逼你念書。只想要混畢業的,考試前只要抱個佛腳,要畢業不是難事。想要考研究所的,應該會比較用功,可是為了這樣的理由念書,一旦書念完了,念到博士班了,接下來要幹什麼,卻摸不著頭緒。
以上是念書的動力,至於求知的欲望—
電資院博士班的學生們,有幾個是真正對他所學的東西有興趣有熱誠的?有幾個不是為了拿到博士學位之後的promising future而苦苦念書撐到畢業?
讀書對一個大學生來說,可能從來就不是愉快的事情,也不是會想要自動自發去做的事情。真正對物理、電子學等有興趣的人,應該不到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,或許更少。念書是一種手段,為了考試而存在。大部份大學生念書不是因為好奇,不是因為想要知道更多,想要增廣知識。
最後我還想提一下,通識教育的價值。
不知道老師在求學時代,有沒有人問過您:「你念歷史,有什麼用 」我倒是常遇到有人問我,念外文系,有什麼用 我曾經開玩笑地回答:「如果沒有我念的這些東西,你現在跟樹上爬的猴子就不會有什麼差別。」所謂「我念的這些東西」,我指的是語言、文字、文學,或者也可以泛指成歷史、藝術、哲學等這類人文學科。可是從這個問題可以發現到,這些東西,在許多人(根本就是大部份人)的認知裡,是無用的東西。
雖然我可以暗自嘲諷那些問我人文素養有什麼用的人是猴子,但是我仍然無法提出一個有力的論點,告訴他們念人文科系有什麼用。我對與人相關的事務有興趣、對古老的過去的歷史感到好奇,對偉大作家小說裡的世界著迷,可是我沒辦法告訴別人了解會吸收這類的知識,對我以後找工作有什麼幫助,對我人生有什麼影響。唯有分數或是學歷文憑才是有用有價值的。
於是乎,我搞不清楚到底是我還是這個社會的價值觀錯了,也無法為自己的堅持的站穩腳步。
難怪大家選通識課要選可以當營養學分的,難怪有人上老師的課居然還會睡覺。通識課上所學的,對他們來說是看過即忘的東西,通識課所培養的,是無法在履歷表上拿出來當成「專長」的人文素養。
為什麼大學生不念書?用我自己簡陋的看法來說,因果關係是這樣的—
不考試,不是專業技能的知識被認為沒有價值→大學生只念可以考證照的、可以拿文憑的、必須拿來做為考試手段的東西→現在的大學考試太容易就可以應付了→所以大學生不念書。
我知道老師很忙,而且以上這篇感想雜亂又鬆散,與生態運動史完全一點關係都沒有(老師又不是教生涯規劃)…但是我還是想佔用老師一點時間發一下牢騷,也讓老師知道大學生的想法,畢竟我要去跟誰講,才有人能聽懂?
--------
老師的回信:
我一點都不覺得讀妳的感想,是花時間的事。
謝謝妳的分享,這讓我覺得自己上週的課,沒有自說自話。
為了想要在渾沌與無力施展的通識教育中,做一個成功的園丁,我是相當認真的設計教法。
有時候會覺得無奈,但多數時候,還是為自己班上的學生比較認真,而覺得欣慰。
我曾經很喪氣,因為多年前,我,曾因要求多,導致學生只有十人上下,頗為悽慘。
後來看得開,只要有緣來到我的班上,我就努力教,其他不管了。
(上學期的課程,我還是因為要求多,而被評鑑得很慘,但我都認為無關名譽了)
在這樣的心情下,我設計過兩門特別的課:
「環境主義與生態美學」、「大學之道:理念、方法與責任」
在課程中,玩學術創意,按自己的理想,宣導大學的理念。
這樣做,是為了在沈悶中,讓自己覺得:
自我的價值和意義的追求,必須自力救濟。
所以,人文學科有沒有價值呢?
我們的心靈細密,
對文化資產的敬重和嚮往,
是我們能夠擁有比理工更豐富的生命經驗的原因。
大學教育不能成功,一個社會的前景就會黯淡,
台灣的教育問題叢叢,是叫人覺得不能開懷的心理根源。
哪一天我們可以利用晚上,好好聊一聊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